
央视广州新闻10月19日讯(记者罗世伟)10月19日,“兴宁信鸽飞向世界——‘媒体+’高质量兴宁信鸽产业发展大会”在广东区域协同消费辅助产品交易中心成功举办。这场以信鸽为媒介、以产业为核心、以“媒体+”为桥梁的盛会,不仅拉开了兴宁信鸽产业升级的新序幕,也开启了该县特色产业借助“媒体+”走向全球发展的新篇章。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、梅州市人民政府指导,中共兴宁市委、兴宁市人民政府牵头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频道协办。活动旨在深入挖掘邢文化底蕴宁鸽通过创新“媒体+”模式,打造区域品牌形象,发展经济生态,着力打造兴宁鸽业“六大高地”发展新格局。来自多省份的行业专家和企业领袖齐聚一堂,探讨肉鸽产业发展新趋势,全面展示兴宁信鸽产业在现代化、品牌化、国际化领域的突出成就,并现场落地诸多合作项目,为兴宁打造“中国信鸽产业之都”注入强劲动力。现场,广东财经大学兴宁工作团队与艺术设计学院“强国”设计团队师生共同打造的IP形象“兴宁鸽子”正式发布。梅州市政府副市长胡学东、市委副书记刘祖华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、兴宁市委书记罗大祥,兴宁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赵超文,联合IP。随着视频播放,“哥星星”、“哥宁宁”、“哥团团”三个人物带着家庭的温暖登上舞台,成为“哥星星”品牌在全球的新名片。 IP形象“兴宁鸽子”已正式发布(央视主办方提供)。广东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宋琪介绍,该系列IP紧扣兴宁地区和产业发展特点,用现代设计语言将视觉符号关联得更加清晰,让传统产业的精神底蕴被更清晰地看到和记住。一个身体,两个翅膀,相互联系、共同创造让这个行业更加火爆。宋奇表示,此次发布的“兴宁信鸽”IP以“一身两翼,联动共创”为主要手段——以信鸽产业为“身体”,以文化、农产品为“两翼”,赋予产业根、魂、光。 “它不仅仅是一组形象,更是兴宁思维的具体体现:将‘产业升级’与‘文化自信’交织在一起,让品牌传播与乡村振兴齐头并进。” “兴宁GE”IP形象(央视主办方提供)。三个人物、三种性格共同组成了“兴宁三宝”家族。鸽子的父亲“葛星星”穿着一身像油茶一样的棕色制成的软衣,守着木匠的凳子,专心致志地雕刻着。他的形象取自兴宁勤劳朴实的工人。刀的那一刻就是时间和毅力。鸽妈妈”“葛宁宁”系着围裙,在厨房忙碌,变身“客家厨神”。他的灵感来自于兴宁人日常的烟火——把土与水的产物变成一桌锅碗瓢盆的组合。鸽子小宝“葛夫团团”身穿暖橙色斗篷,虚荣得就像表演了“无影掌”一样,总是在 领域。动人的武术思想,象征着兴宁青年的热情活力,传承着客家武术的文化脉络。 “这些文字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,而是从兴宁的生活肌理中生长出来的,它们有着同样的大地质感和人性温暖。 “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有烟火、有匠心、有底蕴的‘功夫世家’,体现了‘八兴鸽’从工业‘鸽子’到文化‘鸽子’的成长过程。”宋琪说。在故事中看兴宁,读懂温度品牌。莱菲拉、沃干的橘色、米米的白色,每一个颜色都取自正宗的兴宁产品。设计团队在人物中使用了利卡斯色,让人们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温暖和富裕。在视觉语言中,传统版画的线条、客家美食的细腻质感、武术的灵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——“兴宁乳鸽”不仅是产业的象征,更是文化的代言人。 “这套IP赋予了抽象的兴宁精神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:勤劳与坚韧、变化与包容、温情与传承。每一个角色都是生活的一个侧面,都是乡村农庄的注脚。附加之气进一步细化。未来,他们将作为“兴宁鸽子”品牌的文化品牌,出现在产品包装、城市地标、文创周边、宣传推广等多元化场景中。 视频,讲述工业腾飞和乡村avo的热门故事舞蹈。从产业到文化,从小镇到世界,“兴宁鸽”的故事越飞越高。
编辑:王志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