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上海阿姨茶品牌推出了一款包含子宫形状娃娃的两杯饮品套装,引发争议。该娃娃名为“小公举毛绒娃娃”,外形像子宫,还有“输卵管”和“卵巢”。它分为粉色和红色。扉页上写着:两种颜色对应每个月的不同季节。这个子宫形状的娃娃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争议。有网友认为,这个酷似人体器官的娃娃在酒类商店出售,让人不舒服。 “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。”其他人则认为这太“好奇”。不过也有网友认为,可能是起到了科普作用,而且产品主要针对女性消费者。 10月16日,上海阿姨回应记者表示,之所以在饮料中加入毛绒周边,是为了向消费者传递愉悦、自信、自由的理念,提醒大家o 好好爱自己。据悉,该品牌此前曾推出过有肾脏和胃的毛绒娃娃。对此,有媒体评论人士评价,购买奶茶送公仔已被视为当今茶饮品牌营销的常规做法。大多数时候,送出的娃娃都是可爱的或者有知名IP的娃娃。给予子宫形状的娃娃是很不寻常的,所以这一点特别值得注意。上海阿姨还同时推出了肚皮、肾脏等器官造型的娃娃来搭配健康主题产品,但只是因为“出圈”的子宫娃娃引发了争议。这背后有一个微妙的思考:在人们的认知中,生殖器官是一个“秘密话题”。即使以洋娃娃般可爱的形式呈现,也很容易引发人们潜意识的羞耻感。相比之下,胃和肾脏等器官往往有更“中性”的健康标志,而且不太那么糟糕。说到这件事,从外观设计和寓意来看,这款“小公举”娃娃并没有刻意的低俗、色情的表现,造型也没有过于新颖。它采用粉色和红色,对应女性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。初衷是向女性传授知识鼓励,鼓励女性正视自己的身体。生活中,我们经常谈论“关注女性健康”、“打破身体耻辱”,但当一个品牌试图呼应这一理念时,很多人都会感到不安和抵触。这恰恰表明,我们距离真正从容应对身体健康这个话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也有网友担心,人体器官还是相当敏感的。如果这种“器官娃娃”流行起来,可能会开创一个不好的先例,并导致未来交易者出现更多边缘化的过度行为。这种最初的焦虑是真的没有必要。互联网时代,品牌的一举一动都受到舆论的审视。如果触及低俗、冒犯的红线,市场和公众自然会批评你,并带来相应的后果。市场本身有自我调节机制,不需要为个体创新尝试预设最坏情况的结果。当然,品牌在做这类营销时,也要注重实际意义,而不是当下的噱头。比如,想要提醒女性好好爱自己,不能只靠一个娃娃,还需要采取更大的行动。比如,附上简单易懂的生理知识卡,与专业医疗机构一起进行公共卫生咨询,提高女员工福利,提供实用的健康支持等。如果科普理念落到实处,相信很多人都会认识它。毕竟娃娃造型本身并没有那么多颜色。不同的思想和观念赋予它不同的色彩。面对这样的尝试,我们也可以少一些严厉,多一些宽容。综合现代快报、积木新闻、网友评论
编辑:吴家红